参考文献具体要求: 1.区分必读文献和选读文献,分别排序。 其中,必读文献10本,是硕士生中期考核的主要内容。 选读文献不超过20本。 2.文献排序依据: (1)区分中文和外文:中文文献在前,外文文献在后。如有多个语种的外文文献,按各自语种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排序(比如:英语、法语、德语、俄语等),同一语种的排在一起。 (2)区分原著和译著:中文原著在前,中文译著在后 (3)出版时间先后:同语种文献,出版在先者排前 3.文献序号在必读、选读类别内连续编排。 参考文献编排示例 一、必读文献(10本) 中文原著 1.陈光中:《刑事诉讼法》(第六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版 2.卞建林:《证据法学》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版 3.卞建林、刘玫:《外国刑事诉讼法》,人民法院出版社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版 4.王以真:《外国刑事诉讼法学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5.何家弘:《外国证据法》,法律出版社2003版 6.陈光中:《刑事再审程序与人权保障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7.张建伟:《刑事司法体制原理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版 8.陈瑞华:《刑事审判原理论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 9.陈卫东:《刑事诉讼法学研究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版 10.杨宇冠: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版 二、选读文献(不超过20本) 中文原著 1.陈光中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》,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版 2.陈光中:《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〉与我国刑事诉讼法》,商务印书馆2005版 3.陈光中、程味秋、[加]杨诚:《审判公正问题研究》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 4.卞建林:《中国刑事司法改革探索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版 5.卞建林:《刑事诉讼的现代化》,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版 6.刘玫:《传闻证据规则及其在中国刑事诉讼中的运用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版 7.樊崇义:《诉讼原理》,法律出版社2003 版 8.卞建林:《诉讼法学研究》,中国检察出版社 9.顾永忠:《刑事上诉程序研究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版 10.汪海燕《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版 11.熊秋红:《刑事辩护论》,法律出版社1998版 12.沈德咏:《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》,法律出版社2003 版 13.陈瑞华:《比较刑事诉讼法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版 中文译著 1.[法]卡斯通•斯特法斯、乔治·勒瓦索, 贝尔纳·布洛克著《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》,罗结珍译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版 2.[美]罗纳德J艾伦、理查德B库恩斯、埃莉诺•斯威夫特著《证据法-文本、问题和案例》(第三版),张保生等译,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3.[德]克劳斯•罗科信著《刑事诉讼法》(第24版),吴丽琪译,法律出版社2003 版 4.[美]米尔建•R•达马斯卡著《漂移的证据法》,李学军等译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版 5.[英]迈克•麦康维尔、岳礼玲选编《英国刑事诉讼法(选编)》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版 6.[日]田口守一著《刑事诉讼法》,张凌等译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版 7.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组织编译,《所有人的正义》,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版 |